設計,徜徉舊墟情懷

Posted by gaa_admin 文字: 匿名 圖片: 匿名 02/03/2021 0 Comment(s) 學會活動,

我們都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之中,時間在變,景色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中環嘉咸街市集已有百多年歷史,隨著2008年市建局宣布嘉咸街/卑利街的重建項目,2016年「嘉咸市集」更重新營運,立足在變遷之中,惟最慶幸是人情之間仍依舊不變。早前,非牟利團體「同心網絡」獲得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全力贊助及支持,舉辦「嘉咸市集.舊墟濃情」的活動,集結了六位本港著名設計師:林席賢、陳超宏、麥雅端、唐承剛、賴維鈞及易達華來製作以「嘉咸市集」為主題的口罩和禮品,以藝術設計糅合街市文化,令人耳目一新。嘉咸街市的貓貓、街市文化字眼的圍裙、餐具及食物袋、媽姐的買餸袋、精靈的扣針、花碼風呂敷……等等,設計師創作這些禮品的靈感繆斯是什麼,當中又如何觸碰了他們記憶的遙遠深處,映照出自己細膩的愛和趣味?

 

文.卓詠欣 / 圖.受訪者所提供

閉幕禮並非完結

疫情之下,人們彷徨無助,經濟大受打擊,各行各業難免是愁雲慘淡的境況。然而,走進中環嘉咸市集卻因設計的點綴而熱鬧起來,以眉開眼笑抵擋陰霾。非牟利團體「同心網絡」得市區重建局贊助於2020年12月05日至2021年01月02日圓滿舉辦「嘉咸市集.舊墟濃情」推廣街市文化的活動,並於2021年01月16日邀請一眾嘉賓、設計師舉行閉幕禮。「嘉咸市集.舊墟濃情」項目統籌、「同心網絡」秘書長黃晞華在閉幕禮致辭時,表示感謝市區重建局、參與項目的販商以及六位本地設計師的信任和支持,並坦言:「項目由籌備到執行,一而再,再而三碰上不同情況,令到啟動推遲。直到今天,終於走到閉幕禮,對我們來說,感覺是如夢似幻,如釋重負的體驗。面對疫情的衝擊,希望透過這個計劃為販商們帶來可持續性的商機,支持他們渡過難關。」中西區各界協會周超常會長則憶述起:「同心網絡機構除了關注環保教育的推廣,對延續本土地區文化也不遺餘力,例如:在2007年起舉行歌賦節,同樣以香港情懷主題來作宣傳,得到廣泛傳媒報道,深受市民所認識。這次『嘉咸市集.舊墟濃情』邀請的六位設計師,其中五位是在歌賦節為第一屆的參與者設計師,今次項目創作的禮品與口罩,深受大家的支持和喜歡。」市區重建局物業及土地總監藍志光先生說:「今次閉幕禮並非是完結,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一個美好的延續。」其後,新會商會學校呂錦強校長表示,今次項目除了保育及活化,還達到經濟效益,並說疫症無情,人間有情,「同心網絡」齊集各方團體一起支持嘉咸市集。

設計源自生活

「我們同心網絡希望通過藝術創作來喚醒街坊和市民對保育『嘉咸市集』這個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露天市集,以及伴隨著這個市集而誕生本地文化的一次嘗試。」項目統籌黃晞華娓娓道來這次項目的文化意義。設計源自生活,並非高不可攀,這次六位設計的作品承載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會心微笑。「嘉咸市集.舊墟濃情」本地品牌Chocolate Rain創辦人麥雅端就以生活與環保作為題材,創作出「貼地」的嘉咸環保食物袋,從而帶一點「綠」進入街市。「我曾留意到西班牙有一位設計師的食物袋是能夠把整個炒麵也能放進去。於是,我所創作的這個環保食物袋豆腐、炒麵也能放進去。加上,我個人喜歡縫製東西,於是我更弄多了一個小袋子,方便放進手袋裡,輕巧攜帶。」她的創作並沒有背離生活,述說著:「你生活在這個社區,靈感就是來自區內的每一個地方。」說起街市,我們自然聯想起紅膠燈、買菜的「竹蘿」以及手寫的花碼等等,從事品牌、企業識別,包裝設計等服務的設計師唐承剛就透過這些元素製作出包裹東西及食物盒的風呂敷,「這是一個既年輕又環保的概念,除了袋之外,還能使用其他東西。我的設計圖案全部是拼湊出來,或許有些人會看不明是什麼,但只要細心留意,便會發現當中的不同趣味。」所有圖案顏色較為鮮艷奪人,呈現年輕與活力之感,營造「舊」與「新」之對比張力。

是通往回憶的一縷線索

設計有時候就是記憶的顯影。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曾在其名作《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的作品中,描寫到瑪德蓮蛋糕的香氣喚起了童年回憶,然而設計中的細節亦然。自少蹓躂在嘉咸街的香港資深平面設計師及企業品牌形象顧問陳超宏帶出嘉咸媽姐買餸袋,他侃侃而談這次項目如何喚醒曾遺忘已久的童年回憶,「這次很高興能夠與小時候常流連的地方有所交流和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那時候,同學們就住在嘉咸街附近,他們家裡的媽姐對我照顧有加,媽姐的形象一直存在於我腦海裡面。於是,當收到這個項目,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媽姐。」陳超宏把長辮、身穿白衣黑褲、手拎著餸菜的媽姐刻畫在仿照昔日街市的「雞袋」,創作出現代環保物料的買餸袋。一個場景、一種氛圍、一件事物也是流淌到一段回憶的線索;同樣,香港設計師協會、香港插畫師協會全權會員的賴維鈞也創造出宛如回憶寶盒的仿藤籃,外型為突出在內躲藏貓貓的雙眼,裡面有畫上菜檔、鐵屋排檔等的圍裙。「當我閒逛嘉咸街,就會發現很多貓和紙皮箱,於是就聯想起一個藤籃裝著圍裙,拼合著對嘉咸市集感覺的插畫。」藤籃對他來說是一種回憶,「小時候,外婆居住在新界,每當星期六她便會提著藤籃裝著食物或其他東西送給我們,藤籃是與我很大關係的物件。」賴維鈞期盼當人們翻開這藤籃時,就會喚醒已封存的回憶。

重視人與人、環境之間關係

踏進嘉咸街,不難會瞧見一隻又一隻的貓咪靈活跳躍著,你或會思索它們與人們之間的關係。這次本地資深設計師,C01設計學校創辦人林席賢則用密集性,插圖的形式創作出嘉咸街市乜都有:環保餐具套裝,把嘉咸市集的點點滴滴躍然在餐具上,更以貓與人互相依存為題。「這裡會回想到小時候去街市,像一個超型的百貨公司,裡面什麼也有,所以在我構思創作時,就以市集種類為主,例如蔬菜、衣服、鞋、襪子等等作為背景。加上,由於看見不同的貓,所以連帶著貓做主角。」有時候,設計初期往往容易陷入沉思,例如:一開首,他曾糾結著利用相片還是畫畫來演繹,最後林席賢選擇了插圖的形式:「插圖帶有親切的感覺。」其後,餐具包裝方面,他也費盡心思,最後用上了環保的瓦通紙作包裝紙,把綠色概念滲透於生活每一隅,正如林席賢所言:「堅信每做一件事都應該對社會有貢獻。」

嘉咸市集有著過百年歷史,它的歷史對於現今世代小朋友而言,或許是年湮代遠的事情,然而嘉咸市集隨時間洪流不停變奏,歷久常新。多年來從事企業形象、品牌包裝等設計工作的易達華就為小孩構思出三隻精靈:小雞(黃色)、海鮮(紅色)、蔬果(綠色)各自代表代表嘉咸街提供的新鮮食材,「作品構思是希望給予小朋友遊玩,所以我就以抽象形式,以卡通人物弄了三個扣針,希望可以增加他們與家人到街市的興趣。」扣針拼湊三組後,可組成嘉咸街的標誌性斜路,讓精靈們在市集慢悠悠遊走。

文化落區  付諸行動

我們都知道延續傳統文化並不是口號,而是付諸於行動。「同心網絡」總監李偉強多年來專心致志於「文化落區」,並一股熱誠說道:「同心網絡很高興將香港情懷延伸到學校網絡,舉行了小學填色創作展,希望再延伸到其他區,強化文化和凝聚力,增加對自己的區內的認識,以及達到保育文化的意義。」他續後不違言,這次項目是由2018年開始構想,當中遇到許多始料不及的事情,設計師們靈光一閃的意念也走過了多個春秋,直到現今消費者眼前的禮品和口罩全憑設計師們對保育文化的執著而成。正如設計師們所言,培養文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卻是有心人一點一滴地累積延續、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