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屆香港印製大獎 雜誌印刷金獎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制定目標‧不斷求變 《就係香港Being Hong Kong》
第三十五屆香港印製大獎
雜誌印刷金獎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制定目標‧不斷求變
《就係香港Being Hong Kong》

香港印製大獎歷屆至今,宏亞印務有限公司是其中一位大獎紀錄保持公司,宏亞印務由第19至35屆,連續超過17年入選「雜誌印刷」得獎項目。近年受著數碼資訊科技加持與普及,不少出版行業及新聞媒體為了適應市場大勢需求變化,陸續朝電子書平台轉型發展,加上閱讀習慣偏低,很多人認為紙本媒體處於存續危急狀況,產量明顯不復以前,值得一提是香港印刷企業仍保留著職人精神,反其道而行,以專業印刷技術和嶄新創意設計,不斷打造相對以往更具水準的實體刊物。
文‧香港印藝學會 / 圖‧香港印藝學會、受訪者提供
是次第35屆香港印製大獎訪問系列,印藝學會與宏亞集團銷售總監陳耀忠先生(Andy)與高級營銷及市場經理(Senior Sales & Marketing Manager)梁少雄先生(L e o)詳談《就係香港Being Hong Kong》一書及對於宏亞印務未來發展遠景。

Leo指出《就係香港Being Hong Kong》雜誌是屬於季刊讀物,一年出版四本。他指出刊物不應受印刷急趕而在製作程序簡單了事,相反對它的質量要求更為看重嚴格,他指出,轉換角色為消費者角色思考衡量,讀者擁有一本既有露脊的獨特性雜誌,又選用滑身的紙張印刷,大大為閱讀的舒適與平整提高檔次感。
被問及在一本雜誌內同時選用四款具個別質材的紙料時,無疑是對考驗印色的穩定度,看到Leo面對公司的色差控制表現信心滿滿時,在時間的見證下,至今未受客戶投訴。

著重環保意識
現時眾多公司對永續經營的趨勢,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已成為投資機構、消費者與監管機構的考量範疇的必要條件,對落實ESG不僅能夠提升企業形象,更能確保企業長期競爭力,Andy指出宏亞印務在此方面早於四年前已經作完善的工作籌劃。

為成為有能⼒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跨界綠色人才前,宏亞印務已完成《碳排放計算方法及應用證書》課程,讓同事多理解環保的重要性,在宏亞印務向客戶推薦FSC紙張和書籍尺寸,再加上選擇合適的紙度配合印刷以免浪費,為環保議題雙重加分。
Andy談道宏亞印務除一向以柯式和數碼印刷仍是重點業務工作外,現時還有講求環保先行的紙制品(Paper Product)範疇的加入。

PaperDucc─蜂巢紙品
Andy表示宏亞印務已發展至集印刷、翻譯、平面設計、色彩管理、排版、發行、物流和行銷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公司;相對於子公司的環保製品─PaperDucc蜂巢紙品製作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PaperDucc是一家專注於紙板工程和設計的活動及展覽製作公司,運用蜂巢板等永續材料打造實體空間。他指將紙質結構與活動及展覽製作結合,首要是減輕存放空間,同時隨時可體驗他們的產品帶來靈活性和可重複使用的優點,為客戶提供環保的優質展覽和展示體驗。
蜂巢紙板與其他質材相較,既有製作省時、運輸便捷、輕身擺放等特點,已受香港多間機構如:香港貿易發展局(HK TDC)、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及香港電台(RTHK)的選用。他指出PaperDucc團隊曾應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要求,為場地布置板製作多個多層次的擺設供大眾拍攝,安全表現的要求極高,PaperDucc團隊對布置板外觀、使用量及安全度計算,表現出專業的特性。
隨著公營機構及大小公司對環保(淨零碳排)的跟隨,他們的供應鏈夥伴也被要求提供碳足跡數據資料,這是對資源永續優勢已成為他們的議程議題。

印刷,不要有夕陽心態
Andy說著對印刷前景是持樂觀的看法,對持「夕陽心態」、受著數碼化的轉移及改變的煎熬的同業表示增強內心實力才能溯流而上,他勉勵業界除了關注本業外,還要對本業有關的新知識去多了解、吸收,才能讓幹枝葉茂地生長。他提出求變、靈活自如和創新的態度或思維,予以適應急速萬變的時代。

在數碼時代的今天,印刷量看似不及以往,其實是在轉型中,產品在要求量化及可改變性的同時,比如書刊,印刷製作應按實際需求衡量而印刷,業界可擅用數碼印刷的優點帶動下,製作個性化書刊,比如量化封面或特別版本,是贏贏之道。
他再指出老闆劉文邦先生(Peter Lau)的格言:「做人、做生意都要有目標」。先要為公司設定方向目標,才有清晰路向如何前進;就如他參加的港隊O50龍舟隊─先進組,為自己訂下追龍的夢想,最近更參加慈善拳賽中勝出,為自己重拾在比賽場上的鬥心,他以「全力以赴、享受過程及成果,勝負不重要的方向面對」勉勵同行。最後他悄悄跟我們說,他已超過55歲了,可見鬥心的力量強度。
